-


加载中请稍候...
抗流感病毒药物筛选和药效学评价
流感病毒(Influenza viruses)属正粘病毒科,是 RNA 病毒,其致病性高、传播快,可引发大规模流感流行。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,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能引起心肌炎、肺炎、支气管炎等多种并发症。它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具有传染性强、发病率高,波及面广和死亡率高的特点。全世界每年有 10%-20% 的人口遭受流感病毒的感染,由其所致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每年导致超过五十万的人死亡。目前国际上已研制出一些药物用于防治流感,根据作用机制分为两类,第一类是上市较早的离子通道阻断剂,以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为代表,第二类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, 以扎那米韦和奥塞米韦为代表。这两类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和产生病毒耐药性,都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,因此,流感仍是迄今未被人类有效控制的病毒性传染病。抗流感药物活性筛选应用 MDCK 细胞和昆明鼠作为筛选模型,检测体外药物对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(CPE 观察及MTT法检测)、药物对病毒感染动物的死亡保护作用等指标评价抗流感病毒新药。
体外抗流感病毒药效检测
材料与方法
-
体外细胞模型:MDCK 细胞。
-
病毒株:流感病毒A型。
-
MTT 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。
-
CPE 法(细胞病变)检测药物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。
-
阳性药物对照:利巴韦林。
试验过程
-
药物的细胞毒性检测MDCK 细胞在 96 孔细胞培养板中培养形成单层后,加入不同浓度的药液,继续培养3天,用 MTT 法检测药物对 MDCK 细胞的毒性。
-
药物抗流感病毒作用检测MDCK 细胞在 96 孔细胞培养板中培养形成单层后,用 100TCID50 的流感病毒感染细胞,再加入无毒浓度下的系列浓度的含药培养液,继续培养 3 天,经 CPE 法确定药物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。
体内抗流感病毒药效检测
材料与方法
-
动物模型: 昆明小鼠。
-
病毒株: 流感病毒 A 型鼠肺适应株。
-
阳性药物对照:利巴韦林。
试验过程
-
流感病毒对小鼠半数致死量(LD50)的测定昆明种小鼠,雌雄各半,雌雄分笼饲养。分别滴鼻感染不同稀释度的病毒液,每天观察,至感染后第 14 天为止。以死亡和生存为指标,计算病毒的半数致死量(LD50)。
-
药物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保护试验昆明种小鼠,雌雄各半,雌雄分笼饲养。经滴鼻感染 10×LD50 的流感病毒后,给予药物,共给药六天。各组小鼠均自感染之日起观察二周,观察小鼠发病症状,记录死亡时间,死亡数,计算死亡率 %,死亡保护率 %、平均生存时间和生命延长率 %。